im钱包下载安装|富春山居图赝品乾隆叫什么

作者: im钱包下载安装
2024-03-10 22:23:04

百度安全验证

百度安全验证

网络不给力,请稍后重试

返回首页

问题反馈

从满是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_古代艺术_澎湃新闻-The Paper

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_古代艺术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从满是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澎湃新闻记者 肖永军2018-06-29 08:27来源:澎湃新闻 ∙ 古代艺术 >字号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文人画笔墨要求的影响极其深远。《富春山居图》的一段段传奇故事,也成为了这幅画卷的魅力所在。其中,尤其是乾隆与《富春山居图》真赝两卷的那段往事。《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赝本)与无用师卷(真本)同为其所得,子明卷却为乾隆所珍爱,可谓五十余年形影不离,这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且画卷之上写满了他的题跋,俨然成了艺术日记。然而,《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则被乾隆定为“赝鼎“后,冷冷地束之高阁,一字都未题写。如果所题是真本,一方面,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仍存在巨大的问题。《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人说,《富春山居图》是山水画里的《兰亭序》。回望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卷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笔墨意趣的最高代表。因而,这卷《富春山居图》为历代画家所追捧,竞相临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沈周的《仿富春山居图》、清代王翚的三卷《富春山居图》、近代吴湖帆的《富春山居图》。然而,在竞相顶礼膜拜的同时,其赝品亦是层出不穷。这其中,就包括被乾隆写满了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这个画卷承载这太多光阴的故事,跌宕起伏而又充满传奇。正如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题跋所说,“无用(即无用师)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于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 。事实的确如此,有明初大画家沈周持此卷被巧取豪夺在先,而明末清初吴问卿(吴洪裕)想携此卷驾鹤西去在后。等等。总之,关于这个“画卷”有讲不完的故事。《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  黄公望题跋《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黄公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在后来,《富春山居图》就与乾隆皇帝发生了一段奇缘故事。《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与无用师卷同为皇帝所得,子明卷却为皇帝所珍爱,可谓五十余年形影不离(恐怕宫中妃嫔都没有如此厚遇),这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且画卷之上写满了皇帝的题跋。然而,《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则被乾隆皇帝定为“赝鼎“后,冷冷地束之高阁,一字未都题写。《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  乾隆皇帝题跋因画上题款为:“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此图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故此卷《富春山居图》为子明卷。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局部 乾隆皇帝的题跋而开卷第一则题跋就是这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这可以说为乾隆皇帝最后一次题跋。乾隆皇帝也知道,看到自己在子明卷上满满的题跋,满意地写下了最后这句话。子明卷虽然惨遭乾隆破坏,但从这一段段题跋中也看到乾隆的艺术追求与爱好。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乾隆与这画卷的艺术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卷乾隆心中的经典之作(实为《富春山居图》赝品),不如说这是乾隆图文并茂的艺术笔记。从乾隆十年起,皇帝北至吉林、辽宁盛京,六次南巡到杭州、苏州、绍兴,东临登泰山,西访巡五台,承德避暑山庄狩猎,津门、田盘巡视,子明卷一直如影随身,携带在行笈之中。《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局部《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黄公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综观全卷题跋,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有关画卷来历的叙述与真伪的考证,题跋的数量不是很多,全卷大约有五则; 二是就画卷本身的艺术评价,数量也不是很多;第三类最多,都是乾隆携画出巡,引发联想以及印证艺术与自然相合的感性记录,犹如旅游笔记一般。《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局部 乾隆皇帝的题跋有关画卷来历的叙述与真伪的考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足见乾隆皇帝的认真与自信。譬如,乾隆得此卷的第二年(乾隆丙寅年),在画卷上题写了最长的一段题跋:“乙丑夏,沈德潜进其所为诗、古文稿,几暇批阅,则跋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在焉,所记题跋收藏始末甚详。是年冬,偶得黄子久山居图,笔墨苍古,的系真迹,而德潜文中所载沈、文、王、董、邹氏五跋,有董、邹而缺其三,且多孔谔一跋,以为山居与富春自两图也。然爱其溪壑天成,动我吟兴,乃有长言,亦命德潜和之。且询其较富春为何如?德潜之跋以富春山居归安氏为未得所,安氏不知也。越明年,丙寅冬,安氏家中落,将出所藏古人旧迹,求售于人。持富春山居卷并羲之袁生帖、苏轼二赋、韩干画马、米友仁潇湘等图,共若干种,以示傅恒,傅恒曰:是物也,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将安用之?居少间,恒举以告朕。朕谓:或者汝弗识耳,试将以来。剪烛粗观,则居然黄子久富春山居图也。五跋与德潜文吻合。偶忆董跋与予旧题所谓山居图者同,则命内侍出旧图观之,果同。次日命梁诗正等辨其真伪,乃咸以旧为真,而新为伪。反复详览,始知灯下骇以为更得富春者,乃误也。匪惟予误,沈德潜之嗟咨叹赏,勒文以记者,亦误也。奚啻德潜,高士奇、王鸿绪辈之侈,鉴赏之精,贾直之重,以为豪举者,均误也。富春山居本属一图,向之题山居者,遗富春二字,故虽真而人疑其非是耳。虽然,摹董而即董,肖黄而即黄,盖非近日俗工所能为。且其别种亦有,实出旧人手笔,而古香清韵,堪以继武石渠宝笈者,概以二千金留之,予因之有深警焉。叹盛衰而归梦幻,德潜盖详言之。玩物丧志,又不若不识者之为得矣。而况目迷五色,易眩鲜明。于浏览其尚可也,于出治用人其可乎哉?因一事乃获三益,是不可以无记,爰书之于旧图,而正其名曰富春山居云。  丙寅长至后一日,重华宫御识并书。”文字中明确表明了乾隆的鉴定态度,即先得到黄公望“山居图”为《富春山居图》真迹,安岐旧藏名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不知乾隆皇帝是出于对“富春山居”极度的喜爱,还是出于固执己见的极度自信。置名臣沈德潜记载真迹有“沈、文、王、董、邹氏五跋”且与子明卷不符而全然不顾。甚至还嘲笑安岐、高士奇、沈德潜、王鸿绪等人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为他们的浪费钱财、消耗精力而叹息。事实上,这段题跋在后人看来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最好例证。笑话他人看不穿,且自信的认为“因一事(《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发现)乃获三益,是不可以无记”。可真正被嘲笑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只因他是皇帝,大臣们只能附和赞同。吓得梁诗正只能是说“以旧为真,而新为伪”。《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局部 乾隆皇帝的题跋正因为乾隆确认子明卷为真迹的自信,所以在之后五十余年的岁月中,乾隆与此卷形影不离。于是历史所发生得画幕总是惊人的相似。《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自得此画卷,也是与之形影不离,吃饭、睡觉、出行皆不离其身,为了它还专门盖了一座房子,名曰“云起楼”。甚至在其马上要辞世的时候,也要侄子把《富春山居图》烧掉,乞愿到另外一个世界也同样可以拥有。不过,乾隆没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在子明卷上增加了自己的笔迹,或许是希望能够同黄大痴(黄公望)同痴。“辛亥春,携卷至田盘,与名境相印,又一胜事。御笔。”“淀池舟行,见梁笱(竹制捕鱼器),印之图中,益知鱼家生计。甲寅春御题。”“此图数随行笥,甲戍东巡至吉林,驻跸松阿里江上,沙渚烟邨,恍然图中胜处,因于行在展卷,书之时八月九日也,御识。”“予南巡四至浙江,富春皆未到也。或眺于山阴道中,或见于云栖江岸,或寄想于尖塔海亹。今来坐观潮楼,目送银涛,远平春渚,一峰长卷,彷佛遇之,则入山而身立画中,何如望山而画在目前耶?兹行既辨浙江涛、广陵涛疆域之舛,与前此考订山居真赝事颇相类。予之不欲蓄疑,固不以小大歧视耳,乙酉春御识。”《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局部 乾隆皇帝的题跋诸如此类的题跋,画卷之上还有很多很多。都是记录了乾隆皇帝巡视各地时,见当地之景象而不忘与《富春山居》相印证。据统计,在天津田盘山(今为盘山)时的题跋次数做多,全卷共计12处;其次是南巡浙江杭州时,有四处题跋。天气晴朗时,或记下一段;倚窗听雨时,或记下一段;政务闲暇时,或记下一段。春天日暖花开时,记下一段,冬天快雪时晴时又记下一段。《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中乾隆皇帝所记载的历史事件画卷上甚至还出现了令人意外的记载。一个与画面毫不相关的历史事件都成为了画中题跋:戊申春巡驻津门,得台湾生获庄大田捷报,展卷想见凯旋将士,过桐江富春喜色,御识。乾隆戊申年(1788),皇帝正在天津巡视,忽然听闻台湾曾与清廷对抗的天地会首领庄大田被捕的捷报,十分振奋,想象着将士凯旋的喜色,超过观赏富春山的感觉,当即题写在画卷上。看着画卷上满满的题跋,不难想象当时乾隆皇帝内心的喜悦与外在的满足感。等到画面留白处实在题写不下来了,乾隆决定在卷首写下了总结:“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然后钤印,“太上皇帝”、“十全老人”。如此爱这幅画卷,而画卷竟然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被束之高阁,乾隆一个字迹都没有留在上面。虽然题跋可比之为艺术日记,然而真正分析,如果这是真本,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事实上仍存在巨大的问题。责任编辑:顾维华校对:徐亦嘉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收藏我要举报#富春山居图#乾隆皇帝#子明卷#题跋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百度安全验证

百度安全验证

网络不给力,请稍后重试

返回首页

问题反馈

乾隆南巡一直题画不倦,看看挤满他题跋的《富春山居图》赝品_古代艺术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一直题画不倦,看看挤满他题跋的《富春山居图》赝品_古代艺术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乾隆南巡一直题画不倦,看看挤满他题跋的《富春山居图》赝品澎湃新闻记者 韩少华 综合报道2017-04-04 11:12来源:澎湃新闻 ∙ 古代艺术 >字号江南三月,莺飞草长,据说正是此间风物惹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台北故宫博物院刚刚开幕的“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展,以乾隆的六次南巡为题眼,拣选出曾与他一起游江南的书画作品。掠过这些经乾隆题跋的作品,关于乾隆南巡旅程的浮光逐一闪现。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子明本”《富春山居图》,几乎每次出行,乾隆都随身携带,随作随题,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他的题咏——除了第五次南巡未留题咏,无论在绍兴、杭州、灵岩山、栖霞山,皆对景留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由题满乾隆题咏的山水手卷并非元代黄公望的真迹,这或许也算得上是黄公望与后代赏画者的幸事了。实事求是说,乾隆对书画的收藏并非一味积累,他对书画还算是一位会拨冗吟咏玩味,寻觅作品会心处的收藏家。台北故宫博物院“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展,以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做为观察的切面,通过巡行期间的书画题咏,拣选出曾与他一起旅行的书画作品,希望观众对他的鉴赏活动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根据题跋的时间与内容,可看出乾隆皇帝常搭配南巡所经地点,欣赏展玩与自然风光或相关故实对照的作品。若干铭心之作更成为他行李箱中的常备对象,不吝一再吟咏。展览的另一项重点是介绍行李箱中书画作品的来源,就目前所知,除了清宫中收藏已久的作品外,亦不乏官员士绅于巡行前夕或南巡途中选献的新藏品。通过这些作品,不但可推敲官员仕绅对皇帝喜好的理解与预期,也能由题跋观察乾隆皇帝的回应。这些曾与皇帝一起旅行的书画作品境遇不一。有些可能连展开的机会都没有;有些则留在行宫、寺庙中;有些入宫后又归还原藏地;有些倍受欣赏,回宫后不断复制;还有一些作品成为旅行的经常成员,一次又一次跟着皇帝到处去旅行。这些搭载着乾隆皇帝题跋的书画作品,一方面是他南巡旅程的纪念与追忆,一方面也成为了清帝国自北至南统治全境的政治象征。“招游”之作虽然当年打包的清单可能已经佚失,借由整理《清高宗御制诗文集》及《南巡盛典》部分在旅程中受皇帝题咏赏鉴的作品,仍可窥探两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南巡行李箱内曾经存在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的挑选与旅行路线、名胜典故的关连不浅。至今还有不少如《南巡纪程图》一类宛若现代旅行书的行前准备文献可供研究。六次南巡出发前夕,由他行前的题跋诗文,可以感觉到乾隆皇帝难以掩饰的期待兴奋之情。清 董邦达 西湖十景 卷乾隆在南巡前从未亲访江南。他对江南的所有印象与知识,皆构筑在相关图籍或他人的描述上。这件《西湖十景》卷,为南巡出发前夕,臣工提供给他各式江南旅游信息的例子。《西湖十景》为董邦达(1699-1769)所绘制,虽名为“十景”,画上却标出五十四个景点,将西湖可游处扩增五倍以上,实为“招游”之作。 乾隆皇帝在南巡前一年(1750)的题跋,显示此图的确挑起游兴,让他打算于明春南巡时亲自感受久闻的西湖之美,印证实境与画境。诗句中流露出他对游览西湖的期待之情。“携行”之作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赏鉴的书画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量最丰。除依时间展示六次南巡所携作品,同时亦依巡行路线来呈现乾隆皇帝如何搭配景点,挑选与当地作者、风光或故实相关作品加以吟咏的旅行鉴赏模式。此外,通过乾隆皇帝屡次携行的作品,呈现出他经常对相同作品或主题重复吟咏,为不同时期留下纪录的特殊鉴赏习惯。明 王绂 墨笔山水 轴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明代画家王绂(1362-1416)为无锡人,号九龙山人、鳌叟。其画以墨竹最为知名,山水则承续元代文人画风,为吴派前驱。王绂《墨笔山水》密布层迭岩垒及林木,近景临岸渔船,一艘似正炊煮,一艘则在用餐,船上张挂着披晒的衣物;中景船只则正收拾风帆;右方山路行旅也疾疾赶路入城,一派日暮归人景致。乾隆皇帝于旅程中欣赏此图时,并非草草展阅山水大势,而是连小小的舟中生活都注意到了,并成为他吟咏的重心,由此可感受到他品画时的细腻与留心。明 陈祼 洗砚图 轴《洗砚图》为明代苏州文派画家陈祼(1563-约1639)应热爱收藏古砚的好友陆子垂之请所作。乾隆皇帝诗句“陶泓三沐更三熏,袖手临流看墨云”,描写的应是前景环抱双手的文士驻足观看砚台浸于溪中洗涤的有趣景象。此作御制诗年款为“壬午春日”,与《御制诗三集》收录于于第三次南巡回銮后的闰五月期间有异,或为诗文集编辑失误所致。(传)宋 马远 板桥踏雪图 轴《板桥踏雪图》为第六次南巡携行的作品,御题诗纪年“甲辰”,应作于闰三月间回銮途经的扬州一带。题诗末两句的“题者能画复能诗,蒙古岂无人中玉”,所指即为右方题诗者伯颜不花。他正是约十日前乾隆皇帝品题《古壑云松》一图的作者,故有“题者能画复能诗”之句。此画左下角“河中马远”出于后添,观察画中岩块造型、人物轮廓、衣褶勾勒习惯、树木出枝角度等部分,应出自明代马轼(活动于十五世纪前、中期)手笔。此作也确实表现出马远绘画的风格特色,难怪乾隆皇帝视之为马远佳作。明 崔子忠 画苏轼留带图 轴崔子忠(?-1644),字道母,是明末著名的“变形主义”画家,画中如梅枝树石等方折的造型,即为其特色。此作描绘的是苏轼与金山寺僧佛印说偈,输了腰上玉带的故事。画中苏东坡手上所持的蓝色带状物,或许就是崔子忠想象中的玉带。第三次南巡时,乾隆皇帝想起藏在御书房中的崔子忠《画苏轼留带图》,命人快递至江南欣赏留跋。从此之后,崔子忠此轴也成了南巡行李箱中的常备成员,每每于金山寺中与苏轼玉带一同欣赏展玩。(子明本)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卷乾隆皇帝认定这件画给“子明隐君”的《富春山居图》才是黄公望(1269-1354)的真迹。自第一次南巡前后,便经常携于行箧,每遇佳山胜水,便取出留咏。南巡亦不例外。他曾题识云:“六度南巡,所历江山风物,气象万千。时展此卷印证,无不契合。”除第五次南巡未留题咏,无论在绍兴、杭州、灵岩山、栖霞山,皆对景留题。在所有的书画收藏中,“子明本”《富春山居图》应是乾隆皇帝一生最亲密合意的重要旅伴。 事实上,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相关名人题跋,这一切都把乾隆蒙骗了。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乾隆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本”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对此画大加叹赏,屡屡题赞,甚为喜欢。而且黄公望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乾隆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在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的附和下认定后者是赝品,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并命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20世纪30年代(1933年),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5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等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它一个真实的面目。直到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进献”之作每次南巡行李箱内的作品,都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减。出发前,他们挑选与行程相关的宫中旧藏,同时也将新献未及赏鉴的作品一并收拾。启程后,行李箱除了收入乾隆皇帝自己沿途的书画创作,由作品题识或贡单等资料可发现旅程中亦得到各地官员仕绅进献的作品。从这些纳入行李箱的作品,不仅能更了解乾隆皇帝的品味,也可一窥君臣间相互揣摩与回应的微妙关系。宋 黄庭坚 书寒山子庞居士诗 卷《书寒山子庞居士诗》为黄庭坚(1045-1105)于元符二至三年间(1099-1100)谪居四川时留下的晚年杰作。乾隆皇帝在隔水上书有一则太上皇时期的题语:“双钩既伪诗更误。向谓上等,实错。”可知虽然之前均视此为上等佳作,晚年却误判此作为伪。卷上并没有留下乾隆皇帝其他题跋,然而根据他第二次南巡时于宝应御舟上作此卷临本时题道:“二十年前爱临山谷书法,置之久矣。偶得此卷,橅之不觉见猎心喜”,推测此卷应得于此次南巡途中。他难掩兴奋地于舟中临摹,后将临本赐给扬州倚虹园摹勒上石。(传)元 朱叔重 春塘柳色 轴《春塘柳色》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金德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一月十一日进献之作。此时正值第三次南巡前夕。或许这是他送给乾隆皇帝的最后一份礼物。乾隆皇帝出发约十天后取此画欣赏题咏,然不久即于二月初三日获报金德瑛病逝的消息。此画设色妍雅,贴切地描绘出春塘柳色、韶光融融的气象。正如乾隆皇帝的题句,让人联想到北宋赵令穰(约活动于1070-1100)所描绘的江乡风致。不过此作似与元末明初之风格有异,左方落款或为后添,疑出自清代王翚(1632-1717)手笔。“境遇不一”之作这些有幸与皇帝一起旅行的书画作品境遇不一。有些可能连展开的机会都没有,就回到宫殿的箱柜中。有部分则留在行宫、寺庙中,成为乾隆皇帝赐给地方的南巡礼物;也有带回宫中修理、临摹、考订后,又归还原地;还有些倍受欣赏,回宫后被不断复制,留下各种尺寸、不同媒材的版本,装饰于宫中;当然,也有作品成为旅行的经常成员,屡次纳入行李箱中,跟着皇帝到处去旅行。清 高宗 听松庵竹垆煎茶迭旧作韵 册喜爱饮茶品泉的乾隆皇帝,每次南巡均过访藏有竹炉的无锡惠山寺,并汲惠泉品茗。惠山寺藏有明代王绂(1362-1416)等人所作的《竹炉山房图》,其中一卷佚失,在第一次南巡时,乾隆皇帝特命张宗苍(1686-1756)另绘一卷补全,可惜张宗苍于第二次南巡之前过世。《听松庵竹炉煎茶迭旧作韵之二》诗中“宗苍图补竟长眠”一句,所指的就是这个故事。乾隆四十四年(1779),这些画卷因火灾全毁。乾隆皇帝除再度补图外,另将宫中王绂《溪山渔隐图》赐给该寺典藏。明 王穀祥 仿夏森画 册此为王穀祥(1501-1568)临仿夏森(约活动于十三世纪前半)画册之作。夏森为南宋重要画家夏珪(约活动于1180-1230前后)之子,画艺精湛,然作品存世甚少。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题跋提到当时已无夏森的粉本,因此王穀祥的仿作弥足珍贵。另提到曾将此册携于行箧中,闲暇时一再临仿。如此册一类逸笔草草的风格,正是乾隆皇帝最喜好临仿的对象。此册很可能即为纪录中他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时放在行李箱中的“王穀祥画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特展,展期自4月1日至6月25日。校对:张亮亮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收藏我要举报#传世书画#乾隆#江南#书画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尴尬了!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真迹被当作摹本搁置_腾讯新闻

尴尬了!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真迹被当作摹本搁置_腾讯新闻

尴尬了!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真迹被当作摹本搁置

8月26日,据钱江晚报视频报道,《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47年,开始在杭州富阳画的纸本水墨画。

此画几经易手,还因焚画而身首两段,后被乾隆皇帝所得,他对画作题跋50次,直到画中密密麻麻无处下笔。

却不知此画为后人摹本而非真迹,真迹则被当作摹本安静的存放在宫中。

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消息,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并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结果,第二年,乾隆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幅《富春山居图》,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即使对古画颇有研究的乾隆也难以分辨。其实,乾隆得到的第一卷《富春山居图》,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图》,后世称之为“子明卷”,该卷是明末一位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后来,乾隆得知了哪一幅才是真的《富春山居图》时,他不愿承认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画,就一边坚定地宣布真的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原因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前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这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段笑谈。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才得以正名被编入。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钱江晚报、中国新闻网】

百度百科-验证

百度百科-验证

如何看待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水墨画如何判别真假? - 知乎

如何看待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水墨画如何判别真假?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富春山居图水墨画热点话题乾隆帝赝品如何看待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水墨画如何判别真假?大鱼Video《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47年,开始在杭州富阳画的纸本水墨画。此画几经易手,还因焚画而身首两段,后被乾隆皇帝所得,他对画作题跋50次,直到…显示全部 ​关注者2被浏览1,366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2 个回答默认排序张导​​中国农业大学 园艺学硕士​ 关注“两幅画,一前一后送上。乾隆坚决认定,自己题字过的是真迹。真和假,优和劣,都不重要。他的面子才重要。想想这段故事,很多不可解的际遇,也就想明白了。”水墨画判断真假的方法:质料粗糙,几乎不是烟料,形同土块,用手敲之,声音喑哑,体轻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这些是伪品的特征。从质地来说,新墨和旧墨也有较明显的差别。新墨带灰色,虽浓厚不朗润,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新墨由于和胶往往不匀,其墨色也就显得浓淡、厚薄不匀,旧墨由于制法严谨、加上存放时间久远,其胶自然匀实,其黑色平整,而且不粘笔毫。新墨气味有燥性,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发布于 2022-08-26 13:44​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祥和居主人​​复旦大学 历史学硕士​ 关注一、《子明卷》共计有五十五段乾隆题跋,其中画卷内有五十三处,前后隔水各有一处。至于这么多题跋一共分多少次完成,并无明确说法,也无从确证。二、书画鉴定是相当复杂的事,尤其是文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在近代被建立起来之前,对于书画真伪的鉴定与辨别几乎等同于盲人摸象。今人常拿乾隆混淆《子明卷》与《无用师卷》、将玉琮误作“辋头”等例子来嘲笑其不辨真赝、不学无术,是相当狭隘的看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乾隆对于文物的学识与眼光已经远远超越了绝大多数同时代人。三、《子明卷》虽然已被判定为赝品,但其在学术上还有相当之研究价值,不宜被一棍打死,弃如敝履。四、辨别一件书画的真伪,需要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知识的支持。一件书画作品的画、款、印、材料、装裱、传承等方面有无疑点,是否存在临、仿、摹、造、割款、添款、移款、夹花、拆配等问题,这些绝非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也绝非读了几本书,看了几件作品就能辨识出来的。最后推荐几本书画鉴定大家的著作,虽然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但没有理论,实践一定不可行。发布于 2022-08-28 10:25​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富春山居图》将合璧 乾隆曾把赝品当真迹收藏――中新网

《富春山居图》将合璧 乾隆曾把赝品当真迹收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文坛纪事

考古发现

文化遗产

历史珍闻

《富春山居图》将合璧 乾隆曾把赝品当真迹收藏

2011年05月16日 16:51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类别  书画

  □所属朝代  元代

  □文物现状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v剩山卷�w台北故宫博物院�v无用师卷�w

  □栏目主持  齐书勤

  □讲解嘉宾  陈平

  浙江省博物馆宣传部主任

  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从古至今都充满传奇色彩。日前,在经历了360年的辗转分离,《富春山居图》终于以完整画卷呈现。 5月11日下午,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启程”前往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与在那里收藏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据了解,《富春山居图》问世已有660年,剩山卷和无用师卷分藏海峡两岸也逾60年,仅剩山卷目前市场估价就有1.5亿元。本期开始,《半岛讲堂・拾遗》将为读者讲述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传奇故事,这些珍贵文物代表了从河姆渡时期、良渚时期至清朝晚期的创作巅峰。

  绘制 传世名作历时四年

  富春山的美丽景色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倾倒,唐宋以前,曾有一千多位诗人来此留下近两千首盛赞的诗作。 1347年,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与好友禅师无用来到富春山,游览富春江时,黄公望被两岸的美丽风光所吸引,于是泼墨挥毫创作了这幅山水巨制《富春山居图》。

  如今,从画上的印章可知,最初创作时,黄公望就已79岁,画此卷时,黄公望是有了兴致和想法后才肯落笔,因此他时作时辍,等到82岁时,《富春山居图》才创作完成。与黄公望交情很深的无用早就看上了这件未完成的杰作,因怕别人巧取豪夺,便先让黄公望写上了无用的名字,以赠给无用。《富春山居图》(剩山卷)纵长31.8厘米,横长51.4厘米,后人把烧焦部分揭下,重新拼接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拼接而成,因此被称作“剩山卷”。而后半段“无用师卷”纵长33厘米,横长636.9厘米,损坏比较严重,修补较多,因当年无用禅师曾与黄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画一度被他拥有,后人因此将其称为“无用师卷”。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画家对其推崇备至,黄公望也因此成为后世仰望的楷模。

  辗转 找人题字却被偷卖

  明代,《富春山居图》辗转到了书画家沈周的手上,他请人在《富春山居图》上题了字,不承想,这个题字的人的儿子见到这幅画画得这么好,心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然后让父亲告诉沈周《富春山居图》被偷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被卖掉的《富春山居图》,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再返回画摊时,画已经被人买走。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后悔也晚了。

  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图》,如今只剩下留在头脑中的记忆。于是,沈周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又临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由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太出名了,明清画家争相临摹,除了沈周的那幅《富春山居图》外,现在有籍可查的临摹本还有十余幅。这些都成为《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的假画卷,而《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却下落不明。后来,《富春山居图》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卖给了吴洪裕的爷爷吴正志。到了吴洪裕继承此画时,则出现了更加惊险的一幕。

  不幸 画在火中烧成两截

  到了清朝时期,吴洪裕继承了《富春山居图》,就在吴洪裕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打算将《富春山居图》烧掉殉葬,幸好其侄子吴静庵在火中抢得此画,名作才得以保存至今。

  原来,《富春山居图》到了吴洪裕手中时,已经在吴府传了三代人。吴洪裕病危时,他不甘心把《富春山居图》留给后人,于是打算把画烧了殉葬。就在这幅传世精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丢入火中时,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抓起火中的画用力一甩,愣是把画抢了出来。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画虽然被救了出来,却已烧出了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此画起首一段已烧去,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剩山卷”;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后人在修补的过程中,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趣事 乾隆把仿品当真迹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并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结果,第二年,乾隆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幅《富春山居图》,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即使对古画颇有研究的乾隆也难以分辨。其实,乾隆得到的第一卷《富春山居图》,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图》,后世称之为“子明卷”,该卷是明末一位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后来,乾隆得知了哪一幅才是真的《富春山居图》时,他不愿承认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画,就一边坚定地宣布真的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原因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前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这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段笑谈。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才得以正名被编入。

  现状 千辛万苦落户浙博

  据了解,《富春山居图》(剩山卷)最后的收藏者和捐献者是近代著名画家吴湖帆。据传,1938年秋,吴湖帆在上海的家中养病,恰逢好友、上海古董名店汲古阁的老板曹友卿前来探望,对方随身带了一幅刚买到的残卷,请吴湖帆鉴赏。吴湖帆捧画仔细查看,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残卷“剩山卷”,不由得脱口而出,“乱世出奇迹,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火中之宝’。 ”于是,吴湖帆当即向曹友卿提出购买,曹友卿一听,知道这幅画是宝贝,当然不肯转手。几番交涉之后,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一件商周古铜器送给曹友卿,才将这幅残卷换了下来。后来,吴湖帆对照了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的影印本,确定这幅残卷就是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前半段。

  解放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省革命文物管理委员会供职期间,得知《富春山居图》(剩山卷)在吴湖帆手上后,内心颇为不安。怕一旦再遭遇天灾人祸,以个人的能力极难将其保存下来,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他多次来往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吴湖帆将他装裱珍藏的“富春一角”长卷以5000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浙江省革命文物管理委员会。 1956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卷)落户浙江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随着故宫文物的南迁,在解放前夕,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期宝贝

  《富春山居图》

  画作描绘了初秋时分,富春江两岸的优美景色。画中峰峦旷野、丛林村舍、飞泉茂林,令人目不暇接。笔墨苍简清润,详尽地表现了山、水、树、石的灵气和神韵。此外,画面层次丰富,画中不同树木的质感和空间对比都表现得极为充分,甚至连作为点缀的草亭人物,也都描绘得生动严谨,比例恰好。画面仅用水墨渲染,但深浅浓淡的水墨在宣纸上转化为无穷的“色彩”,使画面具有自然而真实的空间感,给人以挥洒奔放、一气呵成的深刻印象。若明若暗的墨色,超越了随类赋形的传统观念,自然地笼罩在景物之上,化为一种明媚的氛围,令人产生亲切之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以山川树石为即兴抒情的倾向。

  另外,画中还能看到干笔与湿笔的交错运用,线条显示出松散柔和的特质,复笔与改笔较多,将文人书法式用笔可以变化的程度发挥到极致,通过这种丰富的笔墨变化,既表现出山水充沛的内在生命力,又展示了画者思静意淡的平和与自由的心境。

  合璧之路

  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与台湾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两卷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荧屏上拼接起来。

  1999年,浙江省台办举行了“海峡两岸书画家《富春山居图》圆合暨富春江雅集”活动,《富春山居图》在两岸画家的笔下实现了第一次交流,然而,原作的合璧仍未能如愿。

  2005年,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函致台北故宫博物院,表达了《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愿望,但未能成行。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表示,希望《富春山居图》上下卷能合成一幅画,提出“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2011年5月11日,浙江省博物馆举办《富春山居图》赴台合璧展览点交启运仪式。

  2011年6月11日至9月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黄公望其人

  黄公望是元代大画家,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大约45岁时,他在一个叫作张闾的官僚手下做椽吏,后因张闾摊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他不再问政事,游走于江湖。由于长期浪迹山川,黄公望开始对江河山川产生兴趣。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而《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的最高成就。

  相关阅读

  《富春山居图》被拍成电影

  据了解,电影《富春山居图》正在拍摄中,该片由刘德华、赵薇、林志玲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海峡两岸将举办《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英国、日本和中国土贼三路人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盗宝。国际反恐组织代表肖锦汉,协同青梅竹马的温婉女孩林雨嫣、热辣百变的双面女特工丽莎,奔赴米兰、迪拜夺宝相护,一路惊险跌宕、险象环生,三人的感情纠葛也随着难以预料的身份变化而展开。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文化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相关新闻:

・《富春山居图》将怎样面对观众?安保下大功夫・浙江博物馆强调,对《富春山居图》安全有信心・探访黄公望隐居地:复建工程已近尾声(组图)・何水法谈《富春山居图》:去台是“如愿之行”

----- 文化新闻精选 -----

・昆曲《牡丹亭》亮相马耳他 东西方古老文化激情碰撞・探访《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守护民族智慧・以传播社会学视角探索:新中国女性形象变迁・漂洋过海的“洋美猴王”:把京剧唱给世界听・双语相声与众不同:当相声遇上“歪果仁”・锦鲤、佛系、官宣...网络流行语成文化符号・故宫推出“初雪”调料罐 网友:厨房直接升级御膳房・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学者以诗歌讲述家国情怀

标 题

内 容

图 片

视 频

免费IPAD客户端下载

・不舍旅澳大熊猫回国!澳大利亚将租期延长5年

・历时3年跨越33国 荷兰男子完成电动车环球之旅

・佛罗里达州国家捕获巨蟒 长度超5米体内有73颗蛋

・福原爱平安产下二胎 老公江宏杰喜晒一家四口(图)

・加拿大一柴犬因会画画走红 画作已售出逾231幅

・加油枪未收司机驾车而去 加油站上演惊魂瞬间

・漂洋过海的“洋美猴王”:把京剧唱给世界听

・胶东烈士陵园入口垃圾遍地、停车乱收费?官方回应

・结婚率降离婚率升 是独立意识崛起还是房价太贵?

・网红年薪百万?市场调查:仅20%的头部网红在赚钱

商讯 >>

中新社区

网友热议

热贴排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 66833日本女生的冬天:真的是上身厚衣下... 34708《一步之遥》删减揭秘 或许这就是看... 30649成都“吃货”雪地里吃火锅(组图) 18963世界上最漂亮的小村庄,真是美醉了 18348日本第五届国民美魔女出炉 43岁高挑... 16939盘点中国高校系上市公司:看上去都... 12753中外各有法律神物(组图) 12482未央特警展现硬汉风采 女网友大胆表... 12188老照片大历史 精选30张 有没有哪张... 12157

新闻排行

表情排行

【重磅前瞻】新一期LPR报价将公布;欧盟启动...A股30年再出发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资本市场...心脏支架降价93% 巨量“水分”是如何挤出去...卷土重来,家门口的菜摊会被社区团购“玩”坏吗...14天期逆回购重启,中标量1000亿!另有7...连续八个月“原地踏步” 12月LPR继续维持...中国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A股持续走高:沪指再收复3400点!种业股掀...中外专家建言平台经济反垄断 吁规范“市场守门...中国LPR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房贷环境底...

日系汽车前七个月在华销量近200万辆 逆...【图刊】铭记历史 莫忘老兵“9.3”大阅兵全流程曝光 “节目单”上...国际油价凶猛反弹 国内汽柴油价格六连跌30岁男子满脸皱纹如80岁老头 银行取钱...百岁抗日老兵蒋能河南500亩庄稼收获在即被强铲 任性惹民怨“最悲伤作文”发布者已回家 称只是配合调...中国车企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亮相巴西圣保罗车展 “现场指认”变“游街示众” 嫌犯权利要不...

热门图片

专题图片

99米“高空咖啡屋”

古巴举办“白色晚宴”

德国波恩樱花盛开

荷兰风信子进入盛放期

假期余额告急?点我充

被催婚的女入殓师

致敬森林消防员

阳春三月你想开了吗?

热点视频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被鉴定为“赝品”?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是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 - 知乎

被鉴定为“赝品”?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是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被鉴定为“赝品”?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是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晓倩​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朝代像宋朝那样重视文化的培育,以至于后来有许多文人感慨,如果能穿越回宋代,做个士大夫岂不妙哉。不过,如果没留神,不小心穿越回了南宋末年,那可就悲剧了。蒙古铁骑南下,打碎了歌舞升平、金碧交辉的宋朝,科举废除,在这之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宋朝文人们,当真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被后世评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就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满腹才华,却没有做过几天官,最后竟然出家为道。提起黄公望,人人都道《富春山居图》,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如今已一分为二,隔台湾海峡遥遥相望,它与作者的命运与作者一样颠沛,也如作者的人生一般,隐忍而绚丽,持重而潜沉。 汪泉的《闲云出岫望黄公》一书,如一条蜿蜒的时间轴,记录下黄公望曲曲折折的一生,也描绘了《富春山居图》从元初穿越历朝历代至今,被贬斥、被赞美、被凭吊的历史。01不恋官场,颠沛半生寄情富春山水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从小饱读诗书,才情满腹,但一路科举,直到45岁才当上了一名书吏。但做书吏没多久,他的上司张闾因舞弊贪污和命案被朝廷抓捕,黄公望受到牵连入狱,出来时已经五十岁,这小小的“芝麻官”,竟也历经了一番宦海浮沉。被人诬告而下狱的黄公望,在那之后再不迷恋官场,而是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以笔墨寄情山水。彼时已然年过半百的黄公望,留下了许多山水工笔画。不过,你一定没想到,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时的黄公望,已经是七十九岁的高龄。七十古来稀,而耄耋之年在古代更是十分罕见,本该是颤颤巍巍,双眼模糊的年纪,黄公望却才在版图高山大川的行走中真正安定下来,他与无用禅师一起游历至富春,被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驻足,决定在此处定居。无用禅师的脚步没有停下,独自一人继续游历,而黄公望一心想让无用禅师欣赏他所见的富春一线的秀丽山水,于是几乎日日行走于富春江两岸,携带笔墨,只要遇到好风光,就随时随地写生,他的足迹遍布了富春江畔的水村山郭。“晨兴理荒秽,戴月荷囊归。这位老人推脱了多余的应酬,力戒多年奔波会友的习惯,每日用脚步丈量实景,此处一石,他处一木;余杭一山,富阳一水,虞山一丘;眼中尽是真善美,心中多藏宽阔达。”《闲云出岫望黄公》一书中,描写了黄公望山水之间的细密脚步和广阔天地的豁达心胸。数十年来炉火纯青的技法,配合如此用心的观察和描绘下,《富春山居图》长卷一如黄公望徐徐铺陈的人生,囊括了挫折苦难,也囊括下他达观的人生态度。02浴火重生,“赝品”《无用师卷》逃过一劫画作的第一位收藏者,毫无疑问是无用禅师,在他收到这幅画的时刻,就已然沉醉于为富春山水的全貌和黄公望炉火纯青的笔墨技巧。后来,《富春山居图》传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收藏家吴正志手中,后又传于他的儿子吴洪裕,吴洪裕对这幅画爱得痴狂,明清朝代更迭之际时局动荡,逃难中的他只带了《富春山居图》,并说自己要保护这幅画,“直性命殉之矣。”在离世前,吴洪裕对家人说:这幅画我要带走,把它烧了吧。”儿孙不敢忤逆吴洪裕终了前的坚持,只能当着他的面焚烧《富春山居图》,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赶到后,迅速将画作从火盆里夺出,但《富春山居图》已经被烧成了两段,后来经吴家后人重新装裱,较短的一段定名为《剩山图》,较长的一段被称为《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被视作无价之宝,却险些因此被焚毁,可见在当年,一副作品被冠以太多的名誉和荣耀未必是一件幸事。而这一点,在这一幅画作上,有了第二次验证。人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爱字画,古籍字画上被这位“盖章狂魔”密密麻麻盖了无数印章,王献之的《中秋帖》仅三十多字,就被乾隆帝盖了八十多个章,但《无用师卷》如此难得的巨作,却逃过了一劫。《闲云出岫望黄公》一书中详细描写了这件事:“乾隆得到两幅《富春山居图》,喜爱无比,反复玩赏比较,又叫来一干大臣一起鉴赏。众人都知道《子明卷》在先,乾隆喜欢的是前者,于是众口一词,都说前者是真,《无用师卷》为赝品。唯有一个人——沈德潜,他提出了质疑。他的质疑自然不被乾隆采纳,反而被皇帝写进诗歌,惨遭讽刺。但是,乾隆还是将鉴定意见交给梁诗正,让他将此题识写于其上,作为次等作品,藏入内府。”子明卷为赝本,被乾隆帝视作珍宝,几乎成了“帝王日记”,画卷上写满了题字,书中写乾隆“下江南要携在身边,秋猎也要带在身边,游山玩水皆以此画作伴,有所感悟,夜晚从卧榻之侧展开此图,总要写上几句感悟,天长日久,画面被写得满幅皆是,直到实在无法下笔”。与此同时,真迹《无用师卷》却被定为“赝鼎”束之高阁,一字未题、一章未盖。03隔海相望,《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合璧20世纪30年代,故宫文物南迁停放在上海期间,著名的鉴赏家徐邦达看到了《子明卷》和《无用师卷》。徐邦达发现,被乾隆帝题写了大量溢美之词的《子明卷》的题款不合元代的规范,而另外一幅被御笔提说为假的《无用师卷》却有着明显的火烧和修补的痕迹。经多重考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和乾隆的结论恰恰相反,《无用师卷》才是黄公望的真迹。而这一副画作的多舛,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正名”而停止。书中记载:“1948年底,国民党眼看着败北难免,《无用师卷》和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1965年随着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成,画作被收藏至今。从此,命运波折多劫的《无用师卷》和杭州的《剩山图》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难以圆合。”九十年代末,浙江省有关部门与黄公望隐居地富阳着手推动《富春山居图》两岸圆合活动,但遗憾未果。2011年6月,深受世人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仪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隆重举行。这幅被焚烧成两段的名画,在经历了风雨颠簸的三百六十余年后,终于第一次合璧亮相。冥冥之中与作者黄公望共命运的两段画作,终于真正得以重逢。数百年来,黄公望以及《富春山居图》所囊括和启发的文人画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新一代的艺术创作者们。正如同汪泉在《闲云出岫望黄公》一书中说,人生与画作皆是长卷,铺陈了浮浮沉沉,绚烂而内敛的岁月。作者:杭州网 卢修远发布于 2020-12-15 11:10历史宋朝南宋​赞同​​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富春山居图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富春山居图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山居圖輾轉史

2“剩山圖”与“無用師卷”

3合璧展出

4摹本

开关摹本子章节

4.1黄溍临本

4.2子明卷

4.3沈周仿本

4.4王翚临本

5影視作品

开关影視作品子章节

5.1电影

6注釋

7参考文献

8外部連結

开关目录

富春山居图

12种语言

AsturianuEnglishEspañolSuomiFrançais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日本語NederlandsРусскийУкраїнська文言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中国大陆电影,請見「天機: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上部份《剩山圖》,浙江省博物館典藏。藝術家黃公望年份1347年至1350年媒介紙(捲軸)收藏地杭州市浙江省博物館(剩山圖)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是宋末元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極富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獲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山水畫第一神品”,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註 1]之一。總長約690公分,畫作非一氣呵成,黃公望在題跋提到這幅畫從至正7年一直畫到至正10年,他會隨身帶著依興致添加筆墨,反覆畫了好幾年,使「富春山居圖」前段和後段不盡相同。

山居圖輾轉史[编辑]

富春山居圖全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董其昌轉賣給吳正志,騎縫印是吳正志所蓋。清初順治年間,畫傳給其子吳洪裕。吳洪裕過世前,決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作陪葬,這些畫丟到火爐時,姪子吳貞度從火堆搶救「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經被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為「剩山圖」,橫51.4公分,高31.8公分,佔原畫1/14,後段畫幅較長,稱為「無用師卷」,橫636.9公分,高33公分,佔原畫12/14。

“剩山圖”与“無用師卷”[编辑]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浙江省博物館藏《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無用師卷」名稱原由是因為題跋說明畫給「無用師」,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個道士,是黃公望師弟。1746年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無用師卷」變賣後由清宮收藏。

乾隆皇帝認定1745年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為真,在「子明卷」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55處並加蓋玉璽,在他出巡时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無用師卷」則因未被其視為真跡而沒有他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勅敬書乾隆御識」文字,但也讓該画中的留白空間得以保留。

「剩山圖」有1669年王廷賓的題跋,說明1650年吳洪裕火燒「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民國初年曾流落民間,後來被上海吳湖帆收藏,並用篆字提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前韓葑題「富春一角」,意指現存者只是殘留的一小部分。

合璧展出[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010年發表談話,以希望《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暗喻海峽兩岸分合使此作聲名大噪。2010年4月中国邮政發行該圖的合體郵票,但台北故宮博物院表示並未授予對方「無用師卷」之版權。

最终「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1年6月2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但合璧亮相的兩幅富春山居圖真跡並不是連接在一起,而是同陳列在長16公尺的櫃子內,右段先擺「剩山圖」,中間是題跋,左段再擺上「無用師卷」,對側則展出臨仿本「子明卷」。

摹本[编辑]

黄溍临本[编辑]

黄溍临本作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秋,可能是已知最早的《富春山居圖》临本。康熙年间,此临本被高士奇购得,载于其《江村销夏录》和《江村书画目》。后来此画先后被陈遽、吴子深、张大千收藏。[1]2005年[2]、2010年[3]、2016年,黄溍临本三次亮相拍卖会。[1]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编辑]

乾隆皇帝在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同年得到「子明卷」,「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但尚未考證出實際人員。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故宮博物院發現黃公望曾在曹知白的畫作《群峰雪霽》上題字,藉由該落款進行比對之後輾轉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但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故成為了解富春山居圖原作之重要參考。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和「子明卷」今收藏於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無用師卷」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寶,「子明卷」則被列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

沈周仿本[编辑]

明代沈周曾經收藏《富春山居圖》,因請人題識,被兒子據為己有,後來出售。沈周於1487年中秋依記憶仿繪此卷。此卷是已知最早的臨仿本,起首佈局與「子明卷」相同,可推測原作被燒之前卷首的狀況。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沈周仿《富春山居圖》

王翚临本[编辑]

清代画家王翚一生中曾八次临摹《富春山居图》,现存世有三件,分别藏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41岁为笪重光作)、辽宁省博物馆(55岁在玉峰池馆作)、北京故宫博物院(71岁在家乡虞山作)。[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翚临《富春山居图》卷,作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

影視作品[编辑]

电影[编辑]

《天機:富春山居圖》是根据2011年该图在台北合璧展览的事实为基础而虚构出来的动作片,2011年10月开拍,于2013年6月上映。

注釋[编辑]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為:

唐·韓滉《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唐·張萱(傳)《揮扇仕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宋·佚名《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宋·佚名《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宋·佚名《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前段《剩山圖》浙江博物館收藏,後段《無用師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清·郎世寧《百駿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元·黄溍《临富春山居图》亮相朵云轩2016秋拍. 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2016-12-15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最贵的《富春山居图》仿品、《十六应真图》到汉. 武汉晚报. 2011-07-23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通过凤凰网. 

^ 北京翰海秋拍成交额突破19亿 32件拍品均过千万. 中新网. 2010-12-14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单国强. 略论王翚《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诸本 (PDF). 2013 [2023-04-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4). 

《隔江山色-元代绘画》,高居翰(美国),三联书店,2009年8月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65集黃公望(總編號165),錦繡出版社,臺北,1995年11月25日

外部連結[编辑]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立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立故宮博物院

黄公望数字纪念馆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富春山居图&oldid=81093386”

分类:​元朝绘画作品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類藏品國立故宮博物院重要古物類藏品國立故宮博物院藝術作品浙江省博物館藏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石渠宝笈著录作品14世纪画作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09:35。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从满是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_文化_中国台湾网

从满是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_文化_中国台湾网

English

地方频道

福建

江苏

甘肃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新疆兵团

青岛市

苏州市

昆山市

涉台机构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网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

海峡论坛

两岸企业家峰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台湾同学会

福建台胞之家

鲁台经贸洽谈会

九二共识那些事

台湾

台湾包袱铺

评论

两岸快评

海峡时评

萧萧话两岸

两岸智库

网友快言

大陆观察

专家专栏

网友专栏

媒体声音

理论

两岸

31条

时事

融视频

图库

热图

图片库

光阴的故事

镜观两岸

经贸

台商

文化

旅游

地方

地方快讯

部委

部委快讯

农业

医药

频道

台湾

评论

两岸

时事

视频

图库

经贸

文化

旅游

地方

部委机构

31条

台商

医药

栏目

两岸快评

萧萧话两岸

海峡时评

两岸智库

网友快言

图库

地方快讯

地方品策

部委快讯

部委品策

两岸文化

从满是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看乾隆的艺术日记与眼光

2018年06月29日 11:09:00来源:澎湃新闻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文人画笔墨要求的影响极其深远。

  《富春山居图》的一段段传奇故事,也成为了这幅画卷的魅力所在。其中,尤其是乾隆与《富春山居图》真赝两卷的那段往事。《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赝本)与无用师卷(真本)同为其所得,子明卷却为乾隆所珍爱,可谓五十余年形影不离,这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且画卷之上写满了他的题跋,俨然成了艺术日记。

  然而,《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则被乾隆皇帝定为“赝鼎“后,冷冷地束之高阁,一字都未题写,一方面,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仍存在巨大的问题。

  有人说,《富春山居图》是山水画里的《兰亭序》。回望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卷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笔墨意趣的最高代表。因而,这卷《富春山居图》为历代画家所追捧,竞相临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沈周的《仿富春山居图》、清代王翚的三卷《富春山居图》、近代吴湖帆的《富春山居图》。然而,在竞相顶礼膜拜的同时,其赝品亦是层出不穷。这其中,就包括被乾隆写满了题跋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这个画卷承载这太多光阴的故事,跌宕起伏而又充满传奇。正如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题跋所说,“无用(即无用师)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于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 。事实的确如此,有明初大画家沈周持此卷被巧取豪夺在先,而明末清初吴问卿(吴洪裕)想携此卷驾鹤西去在后。等等。总之,关于这个“画卷”有讲不完的故事。

  在后来,《富春山居图》就与乾隆皇帝发生了一段奇缘故事。《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与无用师卷同为皇帝所得,子明卷却为皇帝所珍爱,可谓五十余年形影不离(恐怕宫中妃嫔都没有如此厚遇),这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且画卷之上写满了皇帝的题跋。然而,《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则被乾隆皇帝定为“赝鼎“后,冷冷地束之高阁,一字未都题写。

  因画上题款为:“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此图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故此卷《富春山居图》为子明卷。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

  而开卷第一则题跋就是这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这可以说为乾隆皇帝最后一次题跋。乾隆皇帝也知道,看到自己在子明卷上满满的题跋,满意地写下了最后这句话。

  子明卷虽然惨遭乾隆破坏,但从这一段段题跋中也看到乾隆的艺术追求与爱好。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乾隆与这画卷的艺术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卷乾隆心中的经典之作(实为《富春山居图》赝品),不如说这是乾隆图文并茂的艺术笔记。从乾隆十年起,皇帝北至吉林、辽宁盛京,六次南巡到杭州、苏州、绍兴,东临登泰山,西访巡五台,承德避暑山庄狩猎,津门、田盘巡视,子明卷一直如影随身,携带在行笈之中。

  综观全卷题跋,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有关画卷来历的叙述与真伪的考证,题跋的数量不是很多,全卷大约有五则; 二是就画卷本身的艺术评价,数量也不是很多;第三类最多,都是乾隆携画出巡,引发联想以及印证艺术与自然相合的感性记录,犹如旅游笔记一般。

  有关画卷来历的叙述与真伪的考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足见乾隆皇帝的认真与自信。譬如,乾隆得此卷的第二年(乾隆丙寅年),在画卷上题写了最长的一段题跋:

  “乙丑夏,沈德潜进其所为诗、古文稿,几暇批阅,则跋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在焉,所记题跋收藏始末甚详。是年冬,偶得黄子久山居图,笔墨苍古,的系真迹,而德潜文中所载沈、文、王、董、邹氏五跋,有董、邹而缺其三,且多孔谔一跋,以为山居与富春自两图也。然爱其溪壑天成,动我吟兴,乃有长言,亦命德潜和之。且询其较富春为何如?德潜之跋以富春山居归安氏为未得所,安氏不知也。越明年,丙寅冬,安氏家中落,将出所藏古人旧迹,求售于人。持富春山居卷并羲之袁生帖、苏轼二赋、韩干画马、米友仁潇湘等图,共若干种,以示傅恒,傅恒曰:是物也,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将安用之?居少间,恒举以告朕。朕谓:或者汝弗识耳,试将以来。剪烛粗观,则居然黄子久富春山居图也。五跋与德潜文吻合。偶忆董跋与予旧题所谓山居图者同,则命内侍出旧图观之,果同。次日命梁诗正等辨其真伪,乃咸以旧为真,而新为伪。反复详览,始知灯下骇以为更得富春者,乃误也。匪惟予误,沈德潜之嗟咨叹赏,勒文以记者,亦误也。奚啻德潜,高士奇、王鸿绪辈之侈,鉴赏之精,贾直之重,以为豪举者,均误也。富春山居本属一图,向之题山居者,遗富春二字,故虽真而人疑其非是耳。虽然,摹董而即董,肖黄而即黄,盖非近日俗工所能为。且其别种亦有,实出旧人手笔,而古香清韵,堪以继武石渠宝笈者,概以二千金留之,予因之有深警焉。叹盛衰而归梦幻,德潜盖详言之。玩物丧志,又不若不识者之为得矣。而况目迷五色,易眩鲜明。于浏览其尚可也,于出治用人其可乎哉?因一事乃获三益,是不可以无记,爰书之于旧图,而正其名曰富春山居云。 丙寅长至后一日,重华宫御识并书。”

  文字中明确表明了乾隆的鉴定态度,即先得到黄公望“山居图”为《富春山居图》真迹,安岐旧藏名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不知乾隆皇帝是出于对“富春山居”极度的喜爱,还是出于固执己见的极度自信。置名臣沈德潜记载真迹有“沈、文、王、董、邹氏五跋”且与子明卷不符而全然不顾。甚至还嘲笑安岐、高士奇、沈德潜、王鸿绪等人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为他们的浪费钱财、消耗精力而叹息。事实上,这段题跋在后人看来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最好例证。笑话他人看不穿,且自信的认为“因一事(《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发现)乃获三益,是不可以无记”。可真正被嘲笑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只因他是皇帝,大臣们只能附和赞同。吓得梁诗正只能是说“以旧为真,而新为伪”。

  正因为乾隆确认子明卷为真迹的自信,所以在之后五十余年的岁月中,乾隆与此卷形影不离。于是历史所发生得画幕总是惊人的相似。《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自得此画卷,也是与之形影不离,吃饭、睡觉、出行皆不离其身,为了它还专门盖了一座房子,名曰“云起楼”。甚至在其马上要辞世的时候,也要侄子把《富春山居图》烧掉,乞愿到另外一个世界也同样可以拥有。

  不过,乾隆没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在子明卷上增加了自己的笔迹,或许是希望能够同黄大痴(黄公望)同痴。

  “辛亥春,携卷至田盘,与名境相印,又一胜事。御笔。”

  “淀池舟行,见梁笱(竹制捕鱼器),印之图中,益知鱼家生计。甲寅春御题。”

  “此图数随行笥,甲戍东巡至吉林,驻跸松阿里江上,沙渚烟邨,恍然图中胜处,因于行在展卷,书之时八月九日也,御识。”

  “予南巡四至浙江,富春皆未到也。或眺于山阴道中,或见于云栖江岸,或寄想于尖塔海亹。今来坐观潮楼,目送银涛,远平春渚,一峰长卷,彷佛遇之,则入山而身立画中,何如望山而画在目前耶?兹行既辨浙江涛、广陵涛疆域之舛,与前此考订山居真赝事颇相类。予之不欲蓄疑,固不以小大歧视耳,乙酉春御识。”

  诸如此类的题跋,画卷之上还有很多很多。都是记录了乾隆皇帝巡视各地时,见当地之景象而不忘与《富春山居》相印证。据统计,在天津田盘山(今为盘山)时的题跋次数做多,全卷共计12处;其次是南巡浙江杭州时,有四处题跋。天气晴朗时,或记下一段;倚窗听雨时,或记下一段;政务闲暇时,或记下一段。春天日暖花开时,记下一段,冬天快雪时晴时又记下一段。

  画卷上甚至还出现了令人意外的记载。一个与画面毫不相关的历史事件都成为了画中题跋:戊申春巡驻津门,得台湾生获庄大田捷报,展卷想见凯旋将士,过桐江富春喜色,御识。乾隆戊申年(1788),皇帝正在天津巡视,忽然听闻台湾曾与清廷对抗的天地会首领庄大田被捕的捷报,十分振奋,想象着将士凯旋的喜色,超过观赏富春山的感觉,当即题写在画卷上。

  看着画卷上满满的题跋,不难想象当时乾隆皇帝内心的喜悦与外在的满足感。等到画面留白处实在题写不下来了,乾隆决定在卷首写下了总结:“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然后钤印,“太上皇帝”、“十全老人”。如此爱这幅画卷,而画卷竟然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富春山居图》真迹无用师卷被束之高阁,乾隆一个字迹都没有留在上面。

  虽然题跋可比之为艺术日记,然而真正分析,如果这是真本,乾隆对古书画的破坏可谓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乾隆的艺术鉴赏事实上仍存在巨大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供给侧改革带动国有文艺院团发展

人艺新戏排《玩偶之家》 力求呈现经典原貌

契丹后裔迎传统节日——斡包节 传承古老祭祀文化

巴金“激流三部曲”被严重侵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维权

内蒙古举行成吉思汗夏季淖尔大典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繁体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